海纳百川网

兰开驰率队赴江苏河南招商引资

虽然今日市场报价有所上涨,这类货主也准备观望一下,但均表示不看好持续性,等到再次走弱后直接抛货。

因而,从宏观整体经济而言,煤价的回归对中国经济的复苏是有利的。对此,今日智库仅从现有确切消息,对山西产量要减,仍然存疑,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1、官方:2023年山西力争原煤产量13.65亿吨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23年,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力争煤炭产量达到13.65亿吨。

兰开驰率队赴江苏河南招商引资

3、近日山西已召开二季度全省煤炭增产保供调度会议6月6日,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工作专班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二季度全省煤炭增产保供调度会议,全面调度1-5月全省煤炭增产保供情况,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双过半工作。截至2023年4月份,山西省生产原煤4.44亿吨,同比增长4.6%与此同时,分析师对今年全球煤炭产量增长充满信心,预计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产量增长最为强劲。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组合中,煤炭占比超过60%,考虑到中国工业生产的增长,分析师预计中国对煤炭的需求不会减少。报告还指出,随着亚洲国家国内煤炭产量的增长,未来对俄罗斯煤炭的需求可能会下降。

该机构预测,到2023年,这些国家在全球煤炭消费中的份额将接近70%。2023年上半年共开采煤炭2.13亿吨,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1%。而下游方面,高位库存加之需求持续低于预期,虽然,局部高温天气使得终端耗煤量出现季节性增加,但是受宏观经济影响及外贸订单压缩,目前来看需求端回暖恐短期难行。

6月12日,港口煤价参考如下:5500大卡:762元/吨5000大卡:668元/吨4500大卡:574元/吨北港方面,上周煤市虽然有短暂回暖,但是,下游市场支撑乏力,工业生产开工率仍然有待提高,同时非电行业下游需求表现一般,水泥行业甚至开启错峰生产,而进口煤又占据了下游大半个市场,沿海港口及电厂库存均处于高位叠加各环节高库存压制,短期终端观望缓采心态还将持续。因煤价加速下跌及环渤海库存高企,贸易商放慢或暂停了发运计划,导致进港资源有所减少;而贸易商抛货止损的行为虽在增加,但下游采购拉运继续放缓。虽然当前贸易商发运减少,进口煤价格优势缩小,部分煤种倒挂。

从五月份至今,煤价已经下跌了260元/吨,煤价跌的比较任性,先后跌破1000和800元/吨关口,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国内市场情绪极度悲观,下游在库存高筑下也大多处于观望之中,甚至有采购计划的终端也按下了暂停键,空船在锚地下锚待命,等待价格进一步回落再买。短期在各环节高库存压制下,煤价跌多涨少,重心继续下探。

兰开驰率队赴江苏河南招商引资

此外,建材、化工等非电行业对市场煤需求较差,采购意愿也相对低迷,运输需求更加冷清。随着气温的回升,电厂负荷拉起,会带动一些刚需;即便本月中下旬,煤价暂时止跌,有小幅反弹,也无法改变市场供大于求格局,市场继续下行。为避免更大损失,货主着急抛货,寻找卖家;而下游买涨不买落心里,等煤价继续下跌。但库存消化缓慢,仍处于绝对高位水平,存煤可用天数16.9天。

因港口市场加速崩塌,市场观望缓购情绪浓郁;下游在自身高库存制约下,补库积极性持续低迷,仅维持长协煤刚需拉运,北方港口船舶数量下降明显。五月份以来,国内市场煤价几近崩塌,但进口煤加大竞争力度,跌幅也在扩大,价格优势再度显现,市场信心严重滑坡。在高库存压制下,终端补库意愿持续低迷,甚至部分电厂由于高库存已经暂缓长协兑现,需求释放稀少。目前,港口市场悲观气氛浓厚,利空主导市场,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量以及低需求、低还盘的局面短期难有改善,煤价仍处于下跌通道,并不断探底。

上周,环渤海港口少量需求询单,仍以压价采购为主,价格暂无明显企稳迹象。近期,气温虽有升高,但工业用电需求增加有限,沿海电厂日耗略有提升,八省电厂日耗超过210万吨。

兰开驰率队赴江苏河南招商引资

造成市场供需矛盾没有明显改善,预计价格仍有一定下行空间,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会跌至700元/吨一线才会企稳。但煤炭自燃期即将到来,非电行业也将错峰生产,曹妃甸和天津等港口堆存的大量市场煤等待下水

近日,市场消息圈再次传出山西某焦煤大矿集团以销定产,市场部分人士心存疑问:这是否意味着要减产?今日智库认为,在目前市场消息真真假假混杂之际,一切当应以官方公布为准,小道消息极易扰乱市场,当谨慎对之。从煤炭工业协会每月公布的十大煤炭企业累计原煤产量数据显示:2023年1-4月,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7.8亿吨,同比增加2303万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1.0%。2、进入6月安全生产月,但山西产量基本不受影响目前已经进入6月份,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从历年山西省月度原煤产量对比图可以看出,安全生产月对山西的原煤产量并未有明显的影响,反而,6月份山西原煤产量整体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且从煤炭行业发展而言,暴利的时代已经终结,回归产业链中的合理利润分配,无论是对煤炭生产企业,中间贸易加工企业,运输物流行业以及下游终端企业,合理的利润分配对整体产业而言,都将会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具体十大企业排名如下:综上来看,全省原煤产量目标既定,目前省内整体原煤生产维持增量之势,生产符合政府目标轨迹,此时要减产,存疑。因而,此时传出某国有大矿集团以销定产,要减产,试问可能吗?4、煤价回归对中国经济复苏有利就目前市场而言,煤炭价格水平较往年常规水平依旧偏高,而目前我国经济压力比较凸显,煤炭作为我国基础性的能源产品,煤价的回归,使得能源价格成本下降,对于耗能企业来讲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盈利水平,例如钢铁行业,有色行业,水泥行业,物流行业,纺织行业,化工行业,机械行业等。

对于煤炭生产企业虽然会降低销售收入,降低盈利水平,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尚未触及到煤炭生产的成本,煤炭生产企业仍有适度利润空间。会议还特别提到各市、各集团要按照签订的责任书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确保煤炭产量上半年实现双过半,为完成全年煤炭保供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因而,从宏观整体经济而言,煤价的回归对中国经济的复苏是有利的。对此,今日智库仅从现有确切消息,对山西产量要减,仍然存疑,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1、官方:2023年山西力争原煤产量13.65亿吨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23年,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力争煤炭产量达到13.65亿吨。

3、近日山西已召开二季度全省煤炭增产保供调度会议6月6日,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工作专班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二季度全省煤炭增产保供调度会议,全面调度1-5月全省煤炭增产保供情况,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双过半工作。截至2023年4月份,山西省生产原煤4.44亿吨,同比增长4.6%

与此同时,分析师对今年全球煤炭产量增长充满信心,预计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产量增长最为强劲。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组合中,煤炭占比超过60%,考虑到中国工业生产的增长,分析师预计中国对煤炭的需求不会减少。报告还指出,随着亚洲国家国内煤炭产量的增长,未来对俄罗斯煤炭的需求可能会下降。该机构预测,到2023年,这些国家在全球煤炭消费中的份额将接近70%。

2023年上半年共开采煤炭2.13亿吨,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1%。在过去六个月里,煤炭需求增长最为显著(超过5%)的是中国和印度,中国增速较快有部分原因是2022年上半年疫情造成的低基数效应,印度则是在GDP保持快速增长期,对能源的需求也较为旺盛。

IEA预计2023年煤炭消费量将与2022年持平即83亿吨,但他们也强调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消费国的天气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IEA将其归因于电力生产(1-6月增长1%)和煤炭工业使用(增长2%)的增加。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报告,2022年全球煤炭消费量达到创纪录的83亿吨,而2021年为79亿吨。不过目前来看,虽然俄罗斯煤炭出口价格下降,但是俄罗斯煤炭的产量略有增加,俄罗斯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6月,俄罗斯各类煤炭产量3340万吨,比2022年6月增长0.4%,但比2023年5月下降6.9%。

到目前为止,美国和欧盟国家煤炭消费的减少还不能抵消亚洲的增长,这让分析师们对实现气候目标和保持能源转型速度感到担忧。分析人士解释说,由于乌克兰军事行动造成的能源危机,煤炭作为最廉价的燃料需求大幅增加。2023年上半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增长1.5%,达到47亿吨此外,今年立秋较早,也就预示着迎峰度夏耗煤旺季即将进入下半程,电煤消费水平将进入尾部高位,终端电厂未能在淡季前完成有效去库,或提前放缓采购拉运节奏。

一方面,在双台风的影响下,近期全国大部都将迎来较强降雨,之前屡创历史记录的高温天气或难再现,空调用电存在走弱的可能。在工业用电增量有限的情况下,电厂日耗变化继续由天气因素主导。

但下游需求偏少,相对于往年同期的旺季,可以算是极度低迷了,询货实盘很少,几乎没有实际成交。也有部分贸易商认为,终端库存充足,受台风影响,气温较低,日耗较难上升,对后市存悲观态度。

且进口通关政策宽松,下游对内贸及进口煤采购的灵活性较强,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继续维持宽松局面。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市场整体成交之差。

最后编辑于: 2025-04-05 06:02:51作者: 海纳百川网

相关推荐